格尔木市人民政府
关于公布格尔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
通 知
各行委,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,市政府各部门,市属各企事业单位,驻格各单位、各军(警)部队:
格尔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市十三届人民政府2016年第1次(总第35次)常务会议研究通过,现予公布。
各部门、各单位要认真遵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全面贯彻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文物工作方针,既要注重有效保护、夯实基础,又要注意合理利用、发挥效益,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传承发展,认真做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、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,努力开创文物工作新局面。
2016年3月29日
格尔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
一、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及将军楼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56年
保护级别: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格尔木市历史文物遗迹青藏公路管理局旧址—“将军楼”及附属建筑位于格尔木市西藏运输公司生活区内,建于50年代,是中国西部公路事业的发展、格尔木市设立行政区初期的重要文物遗迹,是“青藏公路之父”慕生忠将军生活居住的地方。同时,也是早期格尔木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格尔木市建立与发展历程的见证。
2008年4月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(将军楼)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3年3月,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“将军楼”是我市第一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。
二、三岔口细石器遗址
类别:古遗址
年代:新时器时代
保护级别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三岔口细石器遗址位于格尔木市约110公里的三岔河台地上,海拔约3700米,面积1平方公里。2002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铁路路基穿越遗址分布区,为配合青藏铁路建设,省、州、市三级文物保护部门联合对青藏铁路沿线文物进行了普查,再次确认该遗址是一处十分典型的旧石器时代遗存,距今约有1万年的历史。
2008年4月,三岔口细石器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三、纳赤台细石器遗址
类别:古遗址
年代:新时器时代
保护级别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纳赤台细石器遗址位于纳赤台西南约3.5公里,昆仑河南岸一级阶地上,海拔3620米。西侧为山谷冲积扇堆积,北侧为东西向的高峻的山峦,南临昆仑河,遗址南高北低,东西长220米,南北宽70米,最宽处92米,青藏铁路由东向西从遗址的南部穿过。地表散见细石叶、细石片、刮削器、打制石器等遗物。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格尔木市文博馆于2002年配合青藏铁路工程对遗址进行了局部抢救性发掘,发掘面积700平米,出土及地表采集石片、石叶、石核、刮削器、尖状器等细石器100余件,确认该遗址是一处细石器加工地点,该石器地点没有地层,缺乏直接断代依据,结合地质地貌成因和古代气候演变规律及石器的制作手法,初步判断其时代处于距今4000—7000年的大暖期。
青藏铁路从遗址南部穿过,对遗址局部造成一定破坏,该文物点2004年被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四、野牛沟岩画
类别:石窟寺及石刻
年代:唐代
保护级别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岩画所处的四道沟山梁海拔3900米左右,相对高度30米左右,东南—西北走向。遗址北侧约2—3公里为野牛沟至西王母瑶池公路。野牛沟岩画系用铁制工具通体敲凿而成,约有250个个体形象。个体形象有:牦牛、鹰、马、骆驼、豹子、狍子、狼、狗、熊、鹿、羊、人、鸟首人、车、日、月、巫师;组合图案有:人骑马、人骑马牵骆驼、猎牛图等,牛的形象在岩画中占很大的比例。除了少数处于被狩猎状态外,大多为单独的、静态的牛,其创作手法带有浓厚的模式化色彩。另有单辕马车图像。
由于野牛沟岩画地处高寒,岩石表面风化腐蚀程度较严重,特别是由于冷暖温差而致使岩面大面积的崩裂,长年风蚀雨淋,造成一部份岩画的损毁。岩画分布在开放式山体上,许多画面漫漶不清,有些已经无法辨识。
五、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54年
保护级别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万丈盐桥位于察尔汗盐湖工业区,举世闻名的察尔汗盐湖东西长140余公里,南北宽40余公里,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。万丈盐桥横穿察尔汗盐湖腹地,平均海拔2675米,位于国道215线k562至k595公里之间,全长33公里,宽约8米,按市制约为一万丈,故称“万丈盐桥”。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,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,青藏铁路穿行而过。
万丈盐桥是利用盐湖天然的材料—盐渍土与卤水浇铸而成。路基一米以下是深达10—20米的结晶盐和晶间卤水形成的地下湖泊,公路实际上是浮在盐湖上的一座曲折壮观的长桥,它结构简单,造价低廉,承载力强,维修方便,一旦桥面出现坑槽,只需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,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,往上一浇,稍作压实便完好如初。
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,路基和路面已不再使用盐渍土,而是改由新型建筑材料铸就。现仅存约1公里的原始路面,其余均铺为柏油路面。
六、青藏公路长江源头第一桥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87年
保护级别:省级文物保护单位
简介:沱沱河大桥横跨沱沱河南北两岸,把长江源头的天堑变为朝圣者虔诚的通途。神秘的“天路”经此通向西藏。1950年人民解放军挺进西藏时在沱沱河上修建了一座浮桥;1959年修建了水泥桥墩的木桥;1987年武警部队交通一支队在原木桥旁边修建了钢筋水泥的大桥,留下了“长江源头第一桥”的字样;2001年青藏公路全线铺柏油路面,在原木桥上方修建了现在的沱沱河大桥;2004年著名的“长江源头第一桥”的桂冠落到了新建的青藏铁路桥上。
沱沱河大桥旧址位于109国道3153公里至3154公里之间,桥呈东北—西南走向。桥全长324米,桥宽11.7米,桥高5米,建筑面积为3790.8平方米,桥下共有三排水泥桥墩,支撑桥体的为东南侧的两排,每排有15个水泥桥墩。沱沱河桥旧址桥路面状况较差,桥东南侧135米至152米之间桥栏杆已损毁,现为红白色护栏;320至324米之间桥栏杆也已损毁。桥西北侧92至97米间、107至247米间、282至299.5间的桥栏杆也已完全损毁。
七、野牛沟一道沟石器点
类别:古遗址
年代:待定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该石器点位于野牛沟一道路沟内,无极龙凤宫至瑶池公路约12公里处,公路北侧高约8米的台地上,海拔3795米。石器点南约8米处为无极龙凤宫至瑶池公路,东、西、北侧地势平坦,3公里范围内无参照物。石器点南北长约500米,东西长约400米,分布面积约20000平方米,地表散见打制石器遗物,采集石核,刮削器石器标本。大风带来一定的降土,覆盖石器点分布区,人畜踩踏,石器点受到一定影响。
八、野牛沟三道沟石器点
类别:古遗址
年代:待定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野牛沟石器点位于野牛沟三道路沟内,无极龙凤宫至瑶池公路20公里处,公路西侧约5米远的台地上,海拔3844米。南北长约33米,东西长约42米,石器点分布面积约1500平方米,地表散布石核、刮削器等石器,无文化层暴露。来自山谷季节性洪水对石器点的冲刷,人畜的踩踏,石器点受到一定破坏。
九、塔温察汗敖包
类别:古遗址
年代:清代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遗址位于乌图美仁乡格茫公路北侧5公里,东、南、西三侧地势平坦,3公里范围内无参照物。整个台吉乃尔旗有四个敖包,塔温察汗敖包是四个敖包中最主要的一个祭祀活动场所。其它三个敖包分别是玉珠峰的道吉巴力登敖包,诺木洪的尕伟宁青敖包,茫崖的巴音组尔肯敖包。这些祭祀活动场所,最初信奉萨满教,祭祀时为血祭,佛教传入后开始信奉佛教,祭祀也由血祭改为物品祭祀,敖包顶端插有旗杆,从旗杆上垂下数条经旗,旗杆周围插有大量树枝,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哈达,敖包周围的山脊上有13处祭祀堆。
十、扎什克沙力西墓群
类别:古墓葬
年代:元—清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墓群位于距乌图美仁乡政府东北约15公里处的乌图美仁河南岸的盐碱滩上,暴露被盗墓葬两座,均分布于乌图美仁河南岸。M1位于M2西北方向30米处。M1上盗洞呈东西向,东西长2.2米,南北宽1.7米,深0.7米,无葬具。M2处于一独立的土台中心,土台南北长26米,东西宽10米,为椭圆形,通过GPS测量,面积667平方米,呈东西向,最大盗洞东西长1.8米,南北宽1.5米,深0.5米。墓葬分布区域长44米,宽17.7米,GPS测分布面积4839平方米。墓葬形制、葬具、葬式不详。
墓群分布在离乌图美仁乡政府15公里处的乌图美仁河的河岸台沙地上,地表完全沙化,人烟稀少,不便于监管,近期盗墓分子沿乌图美仁河边缘进入墓群区进行盗掘,墓葬破坏较重。
十一、野马滩岩画
类别:石窟寺及石刻
年代:待定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岩画位于野牛沟口西侧39公里处的野马滩,距野牛沟至西王母瑶池公路1.1公里处。岩画南侧3.5公里为由西向东流向的昆仑河,西临峡谷冲积扇,东依大山,北侧有一浅短的峡谷。岩画上个体动物形象有骆驼、羊、鹿、牦牛等,另有文字符号多处,通体敲凿而成,岩画分布在一块约3平方米的整体岩石表面,共有41幅画面。
十二、龙羊村窑洞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62年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窑洞位于大格勒乡龙羊村内,窑洞坐北朝南。窑洞早期是当地村民用于生产生活的场所,现已无人使用,窑洞有房屋八间,平面呈长方形券顶,高3.3米,总长30.3米,宽7.55米,占地面积约为229平方米。窑洞于1962年建成,为第一批建设者们生活居住的场所,上世纪80年代废弃,现部分被当地村民用于放置杂物。
十三、青藏公路三岔河桥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85年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青藏公路三岔河桥旧址呈南北走向,横跨三岔河,桥身全长110米,宽8米,共有5组桥墩,每组有8根方柱支撑桥体龙骨架。桥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水泥石块砌成的碉堡,碉堡直径4.2米,高2.6米,壁厚0.5米,门宽0.8米。桥的西侧50米为新建的公路桥,东侧约180米为青藏铁路三岔河大桥。
青藏公路三岔河桥旧址横跨三岔河,常年河流冲蚀。新桥建成后废弃,年久失修,桥身整体保存一般。1985年8月底,青藏线改建工程完成,改建后的青藏公路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,也是运输效率最高、运营数量最大的高原公路。它对于建设团结、文明、富裕的新西藏,对于促进民族团结、繁荣经济、巩固国防,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十四、青藏铁路隧道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59年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青藏铁路隧道旧址位于109国道路东约15米的山体西侧,隧道形状为拱形,长30米,宽7米,高12米。该隧道是原青藏公路管理局1959年第一次计划修建青藏铁路时开挖的火车隧道,隧道未贯通,深处略有塌陷,是国家第一次计划修建青藏铁路的见证。旧址北约55公里为格尔木市,南约4公里为格尔木宏扬水泥厂,东约30米为青藏铁路,西约40米为格尔木河。
隧道整体没有任何加固物,现废弃年久失修,风蚀,岩石自然风化蹋陷。
十五、塔尔丁机场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47年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塔尔丁机场位于格茫公路K212段北侧,距公路2公里处,机场东、西、北侧地势平坦,3公里范围内无参照物。机场建筑包括跑道1条、附属设施11处、引水管道1个、水井1处。跑道与公路平行,呈东南—西北走向。跑道南端宽75米、北端宽150米、长度为2500米。跑道表面为后期堆积的砂砾层,厚约1公分,第二层为红土夹石砾垫层,土质密实,坚硬。附属建筑设施共有11处,房屋已全部倒塌,地表上仅保留墙基,房屋形状较清楚。机场早期为马步芳修建,可起降轻型飞机,建国后改为军用机场,上世纪80年代废弃。
十六、河西交通巷十三孔窑洞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世纪60年代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交通巷十三孔窑洞旧址位于格尔木市河西交通巷内,窑洞坐西朝东,东距盐桥路约200米,西距将军楼主题公园约80米,北距青年巷约50米,南距金锋西路约150米。该窑洞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,窑洞共有18间,均为长方形券顶结构,宽3.7米,进深6.0米,高4.1米。窑洞各开一门一窗。整体长约67米,宽6.54米,占地面积约438平方米,由手工烧制的青砖砌成。窑洞建成初期由驻军部队使用,为部队招待所;后期为西藏储运公司所有,1997年该窑洞被西藏储运公司转卖给私人。目前,窑洞现在由两家人所有,用于居住。
十七、望柳庄旧址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58年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望柳庄旧址位于格尔木市河西转盘的西北角,望柳庄建成于1958年,均由手工烧制的青砖砌成。建成初期为部队招待所,现属于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职工医院。望柳庄招待所呈三角形,东西长约45.6米,南北长约38.9米,宽均为12.9米,高约9.8米。正门半弧长10.8米,正门宽1.52米,高2.1米。
十八、盐桥路窑洞砖房
类别: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
年代:19世纪60年代
保护级别: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
简介:盐桥路窑洞砖房位于盐桥南路14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销售分公司格尔木公司院内,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,是格尔木地区第一批建设者在极限生存条件下抛家舍业、用生命和青春谱写青藏建设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,承载着老一辈青藏建设者扎根高原、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,是仅存不多的近现代重要历史遗址之一。窑洞砖房现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销售分公司所有,该公司拟对现有的窑洞式砖房采取保护措施,拟将该窑洞打造为企业员工的教育基地。